第七届下肢静脉曲张腔内热消融术及硬化治疗培训班圆满收官
发布时间:
2024-08-23 17:27
来源:
2024年8月17日,由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主办、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承办的《第七届下肢静脉曲张腔内热消融术及硬化治疗培训班》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隆重召开。
本次会议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专家,包括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杨林主任、四川省人民医院陈芃螈教授、河南省儿童医院丁语教授等。与会专家围绕下肢静脉曲张的微创诊疗技术、行业前景等重要议题开展了热烈的讨论和深入的交流,并重点就下肢静脉曲张腔内热消融联合硬化术式进行演示和教学,旨在推动下肢静脉曲张治疗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本次会议邀请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共计一百余人,共同实践和学习下肢静脉曲张治疗新技术。
专家及学员合影
现场座无虚席
培训班开幕仪式上,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余海彬教授代表全院同仁向莅临培训班的领导、专家和学员致以热烈的欢迎,并对一直以来支持和帮助医院发展建设的各界人士表达了诚挚的感谢。余教授强调,作为血管外科常见病、高发病,下肢静脉曲张发病率逐渐上升,一方面对患者生活质量带来了严重影响,另一方面,病情的进展也伴随着浅静脉炎、小腿溃疡等并发症发生风险的大幅上升,严重时可能威胁患者生命。因此,组织此次培训班期望能够通过邀请国内顶尖专家学者分享宝贵的诊疗经验,推动下肢静脉曲张诊疗技术的普及与发展,造福更多患者。
余海彬教授致开幕辞
随着近年来微创技术的不断革新,越来越多的循证证据证实了微创技术在血管外科相关疾病临床诊断、治疗领域的高效性与安全性,微创技术也成为诸多患者和术者的首选诊治方案。作为微创技术的代表技术之一,热消融及硬化治疗技术在下肢静脉曲张、精索静脉曲张、囊肿、血管瘤、静脉畸形等疾病的治疗中受到了愈发广泛的关注。本次培训班旨在更好的普及新技术,让更多的临床医师掌握疾病规范化诊疗时机、标准化诊疗流程,从而使更多的患者因此而受益。
余海彬教授介绍聚桂醇联合热消融在下肢静脉曲张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会议围绕“下肢静脉曲张”、“治疗现状”、“指南共识”、“手术管理”等内容开展专题讲座。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杨林主任,首先分享了以《下肢静脉曲张微创治疗现状及评价》为主题的精彩内容;而后来自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冯广森、朱方涛教授,依次以《聚桂醇注射液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微循环专家共识解读》、《下肢静脉曲张硬化治疗、并发症及陷阱》为主题,基于循证证据和临床实践经验深入浅出地分享了下肢静脉曲张诊治思路。此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许立国教授以《精索静脉曲张及体表囊肿的微创硬化治疗》为题开展讲座,使本次会议覆盖的血管外科疾病得到进一步拓展。河南省儿童医院丁语教授《血管瘤脉管畸形一站式诊疗》、四川省人民医院陈芃螈教授《腋臭硬化治疗规范化操作》的精彩分享,也展示了多学科协作在提高血管外科疾病诊疗效率和医疗质量方面的巨大潜力。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张晓光、田书亚、陈娜教授,依次以《超声在下肢静脉曲张微创治疗中的应用》、《下肢静脉曲张微创治疗日间手术管理分享》、《下肢静脉曲张微创治疗围术期护理经验分享》为题,将经验分享维度由临床治疗、循证证据拓展至患者管理、围术期护理等实践经验,不仅能够加深医护人员对下肢静脉曲张的全面理解、提高临床实践中专业技能,也有助于帮助患者获得更为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
会议报告及讨论——精彩回顾
本次培训班设置了全面、专业而丰富的专家经验分享,并在理论课程和交流讨论的基础上,特别安排了10台针对下肢静脉曲张腔内热消融联合硬化的手术演示环节,使学员直观接触到手术的每一个细节、深入理解手术的原理和技巧,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能力的同步提高。
随着血管外科微创技术的不断进步,静脉腔内射频热消融术在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中,相较于传统术式而言更美观、创伤更低且恢复更快的优势已得到大量循证证据认可。超声引导下,将射频消融导管经皮导入病变静脉,借助肿胀液排空静脉残留血液,而后沿导管将热能输送至静脉壁以完成静脉收缩和闭塞,是该技术的主要原理。这一原理的优势不仅仅在于能够实现静脉管腔的高效闭合,同时能够发挥肿胀液的隔热效应,有效预防热消融所致皮肤损伤、减轻术后疼痛,并为患者术后早期恢复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下肢静脉曲张腔内热消融联合硬化——手术演示
手术演示环节安排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介入手术室内,余海彬、朱方涛二位专家共完成了10例腔内热消融联合硬化应用于大隐静脉、小隐静脉曲张的手术带教演示。带教过程中,二位专家耐心、细致地讲解了大隐静脉、小隐静脉手术过程中穿刺位置、技巧、相关器械的使用、超声引导和肿胀液注射难点、穿通支静脉功能不全和伴有血栓性静脉炎患者的处理思路,并对学员的疑问开展现场答疑。通过直观的手术演示和专家的详细讲解,学员们不仅近距离观察到手术的每一个细节,还能够深入理解手术的原理和技巧,极大地提升了理论知识理解程度和实践操作能力。学员们纷纷表示,通过手术演示能够学习并掌握多种实用技术,对未来工作大有裨益。
结语
流行病学数据显示,我国下肢静脉曲张患病率约9.26%~16.38%,患者总数高达1.2亿,其中67.5%为女性,每年新发病率高达0.5%~3.0%。据估算,我国约0.8~1.0亿下肢静脉曲张患者需接受治疗。庞大的患者基数,以及对静脉曲张微创治疗的迫切需求,使得射频闭合术以其安全性、有效性、快速恢复等优势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也逐渐成为下肢静脉曲张治疗的主流闭合方法,引领了下肢静脉曲张治疗领域未来重点的发展方向。
由恒瑞医疗生产的VenousRF®100射频闭合发生器(国械注准20233010586),采用全数字自适应射频源,具有功率稳定、峰值效率高等多重优势,消融效率较传统低功率长时程模式提高80%。同时,设备能够实时显示消融温度和时间,消融温度更接近组织温度,并有助于避免血管过度消融,助力下肢静脉曲张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VenousRF中国临床试验结果显示,VenousRF®100射频闭合发生器的6个月曲张静脉主干闭合率达到100%,且未见器械相关不良事件发生,印证了其卓越的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
恒瑞医疗VenousRF®静脉腔内射频消融系统
.恒瑞医疗始终秉持“以创新和品质,服务患者和医生”的使命,致力于通过VenousRF®100静脉腔内射频消融系统,推动下肢静脉曲张的腔内热消融技术持续向标准化、规范化发展,助力专业医务人员理论和实践技能以及医疗水平的全面提升,并为患者提供更为安全、有效且优质的治疗选择。
相关新闻